学研促成长,合力铸课堂——文科组评课总结

发布时间:2017-11-07 10:59 阅读量:1868

    我校“教师一人一节展示课”活动在上周圆满结束。这次活动既是教师展示自我的机会,更是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一次契机,本次活动老师们都高度重视,积极准备,刻苦钻研,虚心请教,精心设计教案,课堂可以说是异彩纷呈。6号下午文科组的老师们进行了评课活动。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一、共性优点:

    1、课前准备比较充分。无论是几十年教龄的老教师还是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从思想上对这次活动都十分重视,每个人都积极认真地准备,认真参与展示活动,在自己的课堂中大胆实践新理念精神,积极听课,认真评课,及时反思。

    2、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环节紧凑,过渡自然,注重教材的挖掘,教学设计科学合理,注重知识的前后连贯,及知识的迁移,适时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体现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特点。

    3、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努力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这次活动中,老师们在课堂上十分注重用自然亲切的教态和充满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使师生关系更加密切,更有利于激发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4、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到多种多样的学习形式,再到不断肯定与鼓励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培养了学生互助合作、勇于探究的学习精神。

    5、注重了多媒体的使用。教具、课件、等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使抽象的文字、概念、知识变得直观、易懂、具有趣味性,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6、重视反思。课后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批判性地审视。从反思中查找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肯定成功之处,否定、修正和完善不足之处。教师只有不断进行教学反思,自身的能力才能得到不断的培养和提高。

    二、个性优势:

    1、高丽菊老师的历史课运用了大量的史料,突出了“论从史出”的学科特点,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采取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表现和想象力超出预期。

    2、孙付利老师的道法课本着“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利用真实的教学案例引发学生思考,把大道理融汇在生活细节点滴,情景剧抓人眼球,活动善于挖掘内心,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

    3、李晓琳老师把听力和阅读有机结合,环节层层递进,趣味性和落实兼顾。善于创设真实情景,在与学生的自然交流中训练英语的词、句、篇,课中还注意渗透了德育目标。

    三位教师对于教材、学情、课堂的把控能力非常优秀,充分展现了骨干教师的风采。

    4、李敏老师的课步骤清晰条理,游戏、手势操、小组活动的设计比较巧妙,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对话进行了改编,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利用。

    5、李青霖老师的课教学目标明确,环节比较清晰。课中注意了对基础知识的落实,并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对课中的难点进行了讨论。

    两位新教师,虚心好学,课前精心备课,每遇到问题都会及时向老教师求教,课中教态自然,展现了作为教师的良好的自身素质,具有很高的可塑性。

    三、努力的方向:

    1、要继续教与学的比例研究,再大胆,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要研究合作学习的目标性,任务分配要具体而明确,从而提高合作的效度。

    3、老教师要努力做好示范,青年教师要努力学习提升。

    4、扬长避短,形成自己的特色。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而且不同的人特点不同。一节课成功与否,要看教师是否能够扬长避短,按照自己习惯把自己的长处发挥的淋漓尽致。

    四、指导和引领:

    评课后梁校长从更高的角度做出了指导:

    1、要精心研读课程标准,这是每个老师的必修课。教师只有自身明确了每节课教学目标和要达成的层次,才会更好的设计课堂。

    2、学科要上出特色,要了解自身学科价值,让文科成为“有人性,讲人文,懂情感,重情怀”的课程。

    3、要发挥集体的智慧,“以老带新,以新促老”。老师们彼此欣赏是一种学习,广闻博览是一种学习,真抓实干是一种学习,让我们在学习与实践中成就孩子,成全自我!


文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地址:济南市舜信路以西,龙奥北路以南,东城逸家小区内
电话:0531-88988060 邮编:250000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2197号-1
Copyright@2022 济南高新区东城逸家中学
建议IE8以上版本浏览器打开最佳 | 技术支持:山东有鸿
请将您的意见或建议发送至
我们会及时作出反馈
高新区教育局投诉
举报邮箱:jngxjy@126.com
举报电话:88871081